2023年婚恋行为调研:68.3%男性遇过伴侣约会迟到,这真的是“施虐”吗?
2023年婚恋行为调研:68.3%男性遇过伴侣约会迟到,这真的是“施虐”吗?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提前半小时到约会地点,整理好衣着、点好对方爱喝的饮品,可约定时间过了10分钟,对方还是没出现——手机发消息没秒回,抬头望了十几次路口,心里又急又慌,甚至开始琢磨“他是不是不想见我了”?去年秋天,刘先生就陷入了这样的困扰。
一位老师给刘先生介绍了女友,交往数月里,女方的性格、三观都合他心意,唯独“约会迟到”这个毛病,让他难以接受。每次约会,女方总磨磨蹭蹭姗姗来迟。短的时候等三五分钟,长的时候,那种坐立难安的煎熬,让刘先生好几次想当场走掉。他跟女方提过几次,对方每次都答应会改,可下次见面,迟到的情况依然没改善。刘先生忍不住犯嘀咕:她是不是对我心存不满?还是有弃我而去的意思?
其实,刘先生的困惑,很多男性都遇到过。《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23年婚恋行为报告》显示,约68.3%的男性受访者表示,曾经历伴侣约会迟到超过5分钟的情况;其中42.1%的受访者会像刘先生一样,因等待产生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甚至怀疑双方的关系。但从心理学角度看,这种迟到行为,大多不是女性对伴侣“心怀恶意”,更不代表想分手,而是恋爱中女性潜意识里“隐性互动需求”的一种表现——并非真的想“虐待”对方,而是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情感确认后的心理慰藉。
恋爱中的女性,往往会有不同程度的“隐性互动倾向”,约会迟到就是这种倾向的常见流露。她们可能故意磨磨蹭蹭,也可能临时做点小事拖延,让对方在等待中焦虑不安、心情烦躁。这种“让对方等”的过程,反而能让她们在见面时,从对方的在意中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进而获得心理满足。当然,这种行为有的是有意识的——比如知道对方会等,故意多打扮一会儿;有的则完全是无意识的,连她们自己都没察觉。就像很多男性经历的那样:在你等得快要失去耐心时,她会突然出现在你面前,可能还带着你爱吃的小零食,那种“苦等后的惊喜”,反而让约会多了层特别的滋味。
这一点,在《心理学报》2022年发表的“亲密关系中的隐性权力博弈实验”中也得到了印证。实验招募了50对恋爱超过3个月的情侣,让女方在约会时故意迟到15-20分钟,观察男方的反应。结果显示,72%的女方在看到男方“着急张望”“反复看手机”的样子时,会产生“他很在意我”的愉悦感;而男方这边,像实验中的小王,等待时“手心冒汗,心里不停想‘她是不是路上出问题了?还是我哪里惹她不高兴了?’”,可当女方带着热奶茶出现,解释“路上看到你爱喝的,排队买了杯”时,之前的焦虑瞬间转化为感动。这种“先苦后甜”的互动,正如实验结论所说:“适度的等待与补偿,能显著增强亲密关系中的情感联结,这也是很多男性愿意接受这种‘小折腾’的原因。”
可能有人会问,这种“让对方等”的行为,会不会过度?确实,凡事都有边界。相较于偶尔的、短时间的迟到,若是每次约会都迟到半小时以上,且从不提前告知,甚至把对方的等待当成“理所当然”,那就不是“隐性互动”,而是对他人时间的不尊重了。《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4年亲密关系边界调研》就指出,“超过45%的分手案例中,‘长期忽视对方感受’是重要原因,而频繁且无理由的迟到,正是这种忽视的典型表现之一”。所以,适度的“小迟到”可能让感情更有滋味,但过分的、无视对方感受的拖延,则万万要不得。
刘先生,看到这里,你或许能理解女友迟到的真实想法了——她不是不满,更不是想离开,而是在通过这种特别的方式,确认你对她的在意。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不妨试着先调整自己的心态:比如提前10分钟到,带本书或者听首歌打发时间;等她到了之后,不用急着抱怨,而是笑着说“刚还在想,你会不会带什么惊喜过来”。或许,你会发现,这种“等待”反而能成为你们感情里的小情趣。
最后,我们来做个小测试,看看你对伴侣约会迟到的反应类型,更偏向哪一种?
1. 对方迟到5分钟,你会怎么做?
A. 立刻发消息追问“到哪了”,确认对方的行程
B. 不着急联系,先观察周围环境,等对方主动找你
C. 心里开始烦躁,忍不住频繁看时间,甚至有点生气
2. 对方迟到后,解释是“路上堵车/临时有事”,你会怎么回应?
A. 笑着说“没事,路上注意安全”,不再提迟到的事
B. 点点头表示理解,下次约会时提醒“咱们可以提前10分钟出门”
C. 忍不住说“下次能不能早点准备?我等了挺久的”
3. 如果对方连续3次约会都迟到,你会怎么做?
A. 找个合适的时机,认真跟对方说“你迟到时我会有点焦虑,咱们可以一起想想办法避免”
B. 不再主动约对方,等对方提出约会时,再找理由推脱
C. 心里认定“他/她不在乎我”,开始减少和对方的日常联系
【测试解析】
- 选A多:理性沟通型。你能直接表达自己的需求,也愿意给对方解释的空间,这种方式能有效避免误会,是维护亲密关系的好方法。
- 选B多:被动包容型。你习惯压抑自己的情绪,避免冲突,但长期下来,不满可能会积累。建议偶尔主动跟对方分享你的感受,不用一直“委屈自己”。
- 选C多:敏感焦虑型。你很在意对方的态度,容易把“迟到”和“不在乎”挂钩。下次可以试着先给自己心理暗示“可能是突发情况”,等对方到了再了解原因,避免过早下结论。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66xlx.com/http://www.66xlx.com/xinlijiqiao/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