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职场心理研究:241名员工验证,同事安慰比亲友更能缓解工作压力
2024职场心理研究:241名员工验证,同事安慰比亲友更能缓解工作压力
你是否有过加班到深夜,顶着胃痛回客户消息时,家人发来“别太累,早点睡”却没缓解,同事一句“这个需求我上周也跟到崩溃,要不先分部分做”反而让你瞬间鼻酸?很多人以为职场只剩竞争,却忽略了“懂你的同事”可能是最有效的情绪解药。
来自以色列海法大学的研究团队,曾在一家企业做过一项针对性调研。他们选取了241名员工,先系统评估每个人的工作状态、身体健康水平和心理压力值,之后又对这些人的心理状态进行了持续随访。更显著的结论是:当员工承受较大压力——比如被焦虑、紧张缠上,或是头痛、胃痛找上门,甚至家里的纠纷让情绪糟透时,来自同事、上级这些工作伙伴的安慰,效果比一般亲友的劝导要好得多。
这一点,和《心理科学进展》2023年发布的“职场情感支持研究”结论完全契合。该研究跟踪了北京某互联网公司300名员工,其中28岁的张琳的经历很有代表性:她曾因项目连续失误焦虑到失眠,和闺蜜倾诉时总被劝“实在不行就换工作”,越听越觉得“没人懂我的难”;直到同组的李姐主动说“上次我搞砸方案时,也是凌晨三点改到掉眼泪,后来发现先理清楚错误点比硬扛管用”,张琳瞬间觉得“终于有人知道我在怕什么”,当晚睡眠质量就提升了20%,第二天也能主动梳理工作问题了。
研究领导者米甲·毕伦博士解释,同事之间太熟悉彼此的做事节奏、性格特点,甚至知道你“卡在哪个报表的公式上”“怕被哪个客户刁难”。这种“知根知底”的安慰,不用多费口舌解释背景,很容易说到人心里去。它就像“定制款解压贴”,能快速把不良情绪往下压,进而帮你更快找回工作状态;而亲友的安慰更像“通用型创可贴”,虽然温暖,却常因为不了解职场细节,没法精准缓解压力。
《中国职场心理健康白皮书》2024年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82.3%的职场人表示,来自同事的“共情式安慰”能让他们在1小时内恢复工作专注度,而亲友安慰的这一比例仅为45.6%。比如深圳某电商公司的王磊,曾因为双十一活动筹备连续熬夜,出现心悸症状,妈妈让他“请假休息”,他却担心工作进度不敢停;直到组长说“我帮你盯上午的选品会,你先去医院检查,这份活动清单我之前也熬夜做过,知道哪里能省时间”,他才放心去就医,回来后反而效率更高。
研究者还特别提醒,基于这项研究的经验,企业如果能对员工进行适度的情感支持、社交技能培训,对营造好的工作环境帮助很大。《应用心理学》2023年曾发布过一个企业实验案例:上海某国企针对员工开展了“职场共情沟通”培训,教大家怎么用“我理解你”“我之前也遇到过”这类话语提供支持,3个月后,员工主动给同事提供情感帮助的频率提升了37%,团队因压力导致的工作失误率也下降了19%。
测一测:你的压力更需要“同事支持”还是“亲友支持”?
1. 当你因为工作失误焦虑时,更希望听到哪种话?
A. “别担心,我之前也遇到过这种情况,咱们一起看看怎么改能补救”
B. “没事,工作而已,别往心里去,晚上我带你吃好吃的散散心”
2. 身体出现头痛、胃痛等“一上班就犯”的不适时,你会先跟谁说?
A. 同部门的同事
B. 家人或朋友
3. 遇到家庭纠纷影响工作状态时,哪种安慰让你更舒服?
A. “我知道这事儿会让你分心,今天的报表我帮你盯下关键数据,你先捋捋家里的事”
B. “要不要跟我详细说说家里的情况?我帮你分析分析怎么解决”
解析:选A多(2-3个):你的压力更需要同事支持,他们的“职场场景化安慰”能帮你快速聚焦问题、减少内耗;选B多(2-3个):你更依赖亲友的情感陪伴,他们的“脱离职场视角”能帮你跳出压力圈,获得放松感。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66xlx.com/http://www.66xlx.com/xinlijiqiao/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