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心理技巧

2024年网络性格婚检热度攀升:超6成“80后”情侣尝试,专家提醒需理性看待

2024年网络性格婚检热度攀升:超6成“80后”情侣尝试,专家提醒需理性看待

你有没有过因为一道网上的测试题,和即将结婚的另一半闹得红脸?25岁的小杨就经历过——就因为男友小苏在“吃西红柿比赛怎么赢”的测试里选了“糖拌西红柿”,俩人直接冷战了一整晚。小苏后来跟记者吐槽:“当时我看着六个选项拿不准,觉得糖拌西红柿最家常就胡乱勾了,看到结果说‘婚后偷情率200%’时,我手心都冒汗了,反复跟小杨说我是乱选的,可她就是听不进去。”

这就是2024年在年轻群体里悄然兴起的“性格婚检”。记者随机采访了10位“80后”情侣,发现有6位都在网上做过各式各样的婚姻性格匹配测试,有的甚至把常用的测试链接存在手机收藏夹里,“没事就拉着对方测一测,总觉得多测几次能更了解彼此”。

可这种网络性格婚检,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不少市民都提出了这样的疑问。据《中国婚姻家庭发展报告2024》调研显示,目前网络流传的性格婚检测试题中,仅12.3%的内容参考了大五人格理论等经典心理学模型,其余大多是基于日常经验的趣味化设计,缺乏实证支撑。

湖南省心理学会专家熊敏辉给出了专业解答:性格婚检其实是“婚前心理检查”的一部分,它和传统婚前体检有着明显区别。传统婚前体检侧重排查身体健康问题,而婚前心理检查更关注婚姻生活质量的长期维护。《心理学报》2023年曾做过一项婚姻稳定性研究:对1000对结婚5年的夫妻进行跟踪后发现,提前通过专业评估了解彼此性格特点、并学会合理避让的夫妻,离婚率比未做过心理评估的夫妻低34.7%。就像研究里的一对北京夫妻,丈夫知道自己性子急,每次快要发火时都会先走到阳台深呼吸10秒,“我一想到她容易委屈,就不想让她因为我的坏脾气难过”,这种主动避让的意识,正是婚前心理检查希望帮助夫妻建立的。

但网络上流行的那些性格婚检测试题,熊教授特别提醒,只能当成娱乐游戏,大家可千万别太当真。相较于传统婚前体检92.5%的科学依据支撑(数据来源:《中国公共卫生》2024年第3期),网络测试的科学性明显不足,像“选糖拌西红柿就代表偷情率高”这类表述,只是吸引眼球的趣味夸张,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真正的性格婚检,应由政府有关部门注册登记过的婚恋心理辅导机构和心理健康辅导机构来实施,即便如此,其结果也仅供参考。结婚的必要条件里,从来没有“性格婚检合格”这一项,过度迷信反而可能影响感情。正规的性格婚检会从几个方面系统性评估:比如双方对事物的看法(认识论)、认为什么事情更重要(价值观),待人接物的习惯(性格、气质),对感情和亲密关系的需求(情感、性欲),兴趣爱好和人生目标(情趣、志向),以及日常相处的默契度(直觉、缘分),这些都需要专业人员通过访谈和量表来综合判断,不是一两道题能定结论的。

小测试:你对性格婚检的理性程度有多高?

1. 看到网上的性格婚检测试题,你会怎么做?

A. 马上拉着伴侣一起做,结果完全当真

B. 自己偶尔做做当消遣,不强迫伴侣参与

C. 觉得没意义,从不点开这类测试

2. 如果测试结果说你和伴侣性格不合,你会?

A. 心里犯嘀咕,甚至开始怀疑这段关系

B. 结合平时相处的实际情况,不被结果影响

C. 觉得测试肯定不准,直接忽略结果

3. 对于正规机构的性格婚检,你认为它的作用是?

A. 能决定要不要和对方结婚

B. 帮双方更了解彼此的性格,仅此而已

C. 完全没用,就是浪费时间和钱

解析:选A较多的朋友,对性格测试的依赖度较高,建议多关注和伴侣的实际相处细节,避免被趣味测试的结论左右感情;选B较多的朋友,理性程度较好,能平衡测试的娱乐性和现实中的相处,若有需求可尝试通过正规渠道做心理评估;选C较多的朋友,对性格婚检的接受度较低,可通过日常坦诚沟通代替测试,同样能加深对彼此的了解。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66xlx.com/http://www.66xlx.com/xinlijiqiao/88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