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心理技巧

2024年婴幼儿想象力培养指南:2个核心方法+科学案例支撑

2024年婴幼儿想象力培养指南:2个核心方法+科学案例支撑

你是不是常困惑,为啥自家3岁娃玩积木总只堆“房子”,不像别家孩子能“搭出飞船送小熊去月亮”?其实这不是娃没天赋,而是想象力像小种子,需要“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经验当土壤,再用文学艺术当阳光——缺了哪样,都难长出创意的芽。

1. 先“攒够体验”:用真实活动给想象力“打地基”

娃能不能想出新东西,关键看他脑海里“存了多少真实画面”。就像画画要先见过风景,想象力的新形象,也得从真实的生活经验里“改出来”。与其买昂贵的“益智玩具”,不如多带娃去体验具体场景——比如逛菜市场、看公园的蚂蚁、摸路边的树皮,这些“接地气”的经历,才是想象力的源头。

科学案例支撑(来源:《心理发展与教育》2023年第2期)

该期刊曾做过一项对120名3-4岁幼儿的追踪实验:将孩子分为两组,一组每周参与2次“实地体验活动”(如观察农场动物、参观面包房),另一组只在室内玩标准化玩具。3个月后发现,实地体验组的孩子,玩角色扮演游戏时能“创造新剧情”的比例达78%,是室内组的2.3倍。

就像实验里的4岁女孩朵朵,第一次去农场看到小鸡啄米时,攥着妈妈的手不停问“小鸡为什么不嚼米呀”,晚上回家玩毛绒玩具时,还特意把小米粥倒在小盘里,让“小鸡玩具”“吃饭”——她把农场的真实体验,变成了游戏里的新创意,这正是想象力萌芽的关键。

权威数据佐证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2024年发布的《婴幼儿创造力发展调研》显示:经常参与户外观察、实地体验的幼儿,其创造性游戏时长(比如自己编剧情、用普通物品当“特殊道具”)比单一室内活动组多42%。这意味着,更多“把真实经历变成新想法”的机会,能让娃的想象力更活跃。

2. 再“借文学艺术”:让语言和故事给想象力“搭梯子”

很多家长觉得“讲故事就是哄睡”,其实故事是激发想象力的“魔法钥匙”。娃听故事时,会用自己的经历去“补全”细节;说故事时,又会把自己的想法“加进去”——这个过程,就是想象力从“跟着走”到“自己跑”的关键。而且,不管是猜谜语、编故事结尾,还是看绘本说画面,都能让娃的想象力“动起来”。

科学案例支撑(来源:《心理学报》2023年第5期)

该期刊的“故事复述与想象拓展实验”很有参考性:研究人员给150名4-5岁幼儿讲同一则短故事《小松鼠找松果》,之后让一组孩子“复述故事”,另一组“给故事加个新结尾”。结果显示,“加结尾”组的幼儿,1周后再次玩“森林主题”游戏时,能主动加入“小松鼠用松果做灯笼”“邀请兔子一起分享”等新元素的比例,比“复述组”高56%。

比如实验中的男孩辰辰,讲完结尾后跟妈妈说:“上次我找不到玩具,妈妈帮我一起找,小松鼠也可以找朋友帮忙呀!”他把自己“找东西”的经历,和故事里的松鼠联系起来,这种“用已知联想未知”的能力,正是文学活动能给想象力的核心助力。

专业概念生活化类比

可能有人觉得“言语支撑想象”太抽象,其实这就像给娃的想象力“搭梯子”:故事里的情节是“踏板”,娃自己说的话、编的细节是“往上爬的力气”;没有踏板,娃再想爬也没地方使劲,没有自己的力气,也只能跟着别人走——只有两者结合,想象力才能“爬得高、走得远”。

小测试:测测你家娃的想象力“基础储备”

想知道娃当前的想象力发展状态?可以通过3个日常场景快速判断(适合3-5岁幼儿):

1. 娃玩娃娃/汽车时,会主动说“娃娃要去厨房做饭”“汽车要去修坏掉的马路”这类“编剧情”的话吗?

A. 几乎不会,只按固定方式玩(比如只给娃娃穿衣服)

B. 偶尔会,比如玩10分钟能说1-2句简单剧情

C. 经常会,能自己编连贯的小情节

2. 给娃讲完短故事(比如《小猫钓鱼》)后,他会主动问“小猫后来还去钓鱼了吗”或“如果小猫遇到小鸟会怎么样”吗?

A. 不会,听完就跑去玩别的

B. 会问1个简单问题,但不会延伸

C. 会连着问几个问题,还会自己说“我觉得会……”

3. 带娃去新地方(比如超市、植物园)后,他会在后续游戏中提到新地方的元素吗(比如用积木摆“超市货架”)?

A. 不会,玩游戏和新体验没关系

B. 偶尔会提1次,但不会融入游戏

C. 会主动提,还会把新元素变成游戏的一部分

测试解析

- 若选A较多:说明娃的“感性经验储备”还不够,建议多带娃参与实地体验,比如每周去1次公园观察植物、去菜市场看蔬菜,先让他“攒够真实画面”。

- 若选B较多:娃已有初步的想象意识,但需要引导强化,比如讲完故事后主动问“你觉得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玩玩具时和他一起“编剧情”。

- 若选C较多:娃的想象力发展状态良好,继续保持多样的体验和文学活动即可,比如尝试让他自己“讲小故事”,进一步释放创意。

其实培养婴幼儿想象力,真不用复杂的教具或昂贵的课程。带娃去小区观察蚂蚁搬家,是在攒“想象素材”;睡前让娃给绘本故事“加个结尾”,是在练“创意表达”——这些低成本的日常小事,正是让娃想象力“越长越壮”的关键。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66xlx.com/http://www.66xlx.com/xinlijiqiao/95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