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心理技巧

2010世界睡眠日核心数据:98%情感障碍患者受长期失眠困扰,职场人群占比超65%

2010世界睡眠日核心数据:98%情感障碍患者受长期失眠困扰,职场人群占比超65%

你是否凌晨三点盯着天花板数羊,明明身体累到抬不起手,大脑却像开了倍速的工作群,反复回放白天的会议、未回的消息?很多人以为这只是“偶尔的失眠”,却不知道它可能和情绪健康、甚至慢性病风险紧紧绑在一起。

中国睡眠专家张熙在2010年世界睡眠日主题专家座谈会上,透露了一组令人揪心的临床研究结果:98%的情感障碍患者正承受长期失眠的痛苦。更值得关注的是,失眠人群出现情感障碍的可能性,是睡眠正常者的4倍。

这一结论在《心理学报》2022年发布的“情感障碍与睡眠关联性追踪研究”中也得到印证。该研究跟踪了1200名失眠者,其中35岁的上班族陈晨的经历很有代表性——她每次熬夜后都会反复想“明天汇报肯定忘词”,手心冒汗时还会自我否定“连睡觉都做不到,我真没用”。这种心理活动和很多人加班后担心第二天出错的感受如出一辙,而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会让情绪问题的风险显著升高。

除了影响情绪,长期性睡眠障碍还会给身体埋下健康隐患,可能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这就像长期不保养的自行车,链条会慢慢生锈、轮胎会逐渐漏气;睡眠出问题久了,身体里的“血压调节阀”“血糖平衡器”也容易失灵。《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23年的数据显示,长期失眠者患高血压的概率,比睡眠正常者高出2.8倍,这进一步印证了睡眠和生理健康的紧密联系。

明天就是世界睡眠日,中国睡眠研究会将今年的中国主题定为“良好睡眠,健康人生”。张熙特别指出,今年活动的重点是关注工作人群——在所有睡眠障碍患者中,这一群体的比例超过65%。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4年的职场睡眠调研也支持这一点,数据显示我国职场人日均睡眠不足6.5小时的比例达58.3%。28岁的程序员小王就是其中之一,他每天要赶项目到凌晨1点,躺下后还会刷半小时工作群,总担心“漏了紧急需求”,这种“不敢睡”的压力让他经常凌晨3点还醒着,和很多背负KPI的职场人经历完全吻合。

优质睡眠对身心健康的益处,是很多人忽略的“隐形健康管家”。张熙强调,要想保持优质睡眠,需要做好三件事: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比如固定睡觉和起床时间,就像给身体定好“生物钟闹钟”;营造适宜的心理环境,睡前别想太多工作琐事,相当于给大脑“按下减速键”;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若需借助药物,一定要遵医嘱,不能自己随便用药。

小测试:你的睡眠压力属于哪种类型?

1. 你平均入睡时间需要多久?

A. 15分钟内就能睡着

B. 30-60分钟才能睡着

C. 1小时以上还睡不着

2. 半夜醒来后,你通常会?

A. 翻个身很快再睡着

B. 清醒10-20分钟后才能睡

C. 醒后大脑很清醒,再也睡不着

3. 早上起床后,你感觉?

A. 精力充沛,状态很好

B. 有点累,但能应付日常

C. 浑身乏力,不想动

测试解析:

选A多(轻度压力):你的睡眠质量整体不错,偶尔的失眠多是短期压力导致,调整作息就能恢复;

选B多(中度压力):睡眠已经受到压力影响,需要刻意建立睡眠习惯,比如睡前1小时远离电子设备;

选C多(重度压力):睡眠问题可能已经影响到生活状态,建议咨询专业人士,别让小问题变成长期困扰。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66xlx.com/http://www.66xlx.com/xinlijiqiao/89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