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心理技巧

2024年职场健康数据:超62%“莫名不适”无器质性病因,压力导致的“躯体情绪化”成隐形困扰

2024年职场健康数据:超62%“莫名不适”无器质性病因,压力导致的“躯体情绪化”成隐形困扰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胸闷、头晕到影响工作,跑遍医院做了胸片、CT,甚至查了各种脏器,结果所有报告都写着“未见异常”?这种“查不出病却难受”的困境,可能不是身体出了问题,而是压力在给你“发信号”。

武汉某公司的销售经理王女士,就常年被这种“怪病”折磨。每到年末冲销售目标时,她就会准时出现头晕、肌肉跳、胸闷,甚至浑身没力气、睡不着觉的情况。她跑遍了武汉的各大医院,胸片、CT做了个遍,医生都说“身体没问题”,可那些难受的感觉却一点没少。直到有人提醒她“会不会和工作压力有关”,她才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了武汉大学精神卫生中心求诊。

王女士的情况并非个例。据《中国职场心理健康白皮书2024》的数据显示,2023-2024年,全国范围内因“莫名躯体不适”就医,最终查无器质性病因的职场人,占比已超过62%。其中,25-40岁的销售、互联网、教育行业从业者,是这类问题的高发人群。

---

不是身体“装病”,是压力在“找出口”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的心理咨询师汤世明,在临床中见过很多像王女士这样的患者。他解释,这种“身体没病却难受”的情况,其实是心理问题在身体上的“转化”,也就是常说的“心理因素引发的躯体症状障碍”。简单说,就是心里的压力、焦虑没通过情绪表现出来,反而变成了身体的不舒服——就像家里的水管堵了,水没从原本的出口流走,反而从其他地方冒了出来。

这类问题由心理因素引发,身体器官其实没毛病,却会出现身体发僵、重复动作、喘不上气,甚至手脚麻、抽搐等情况。在人群中,女性出现这类症状的概率更高。据《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4年春季刊》调研,女性出现该类症状的比例比男性高37%,尤其是25-40岁的职场女性,这一比例达到52.3%。

---

心理学研究:压力会“骗”身体“生病”

《心理学报》2023年发表过一项关于“压力与躯体症状”的实验研究,其中一个案例和王女士的经历高度相似。28岁的李女士是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每次赶项目上线前,都会突然出现“手抖、心慌”的症状,严重时甚至握不住鼠标。她多次去医院查心电图、心脏彩超,结果都正常。

实验跟踪发现,每当李女士想到“项目出问题会被问责”,就会不自觉地紧张,大脑会把这种心理压力“转化”为心脏不适的感觉。她在日记里写道:“每次手抖的时候,我都怕自己要心梗了,越想越慌,手抖得更厉害,根本没法干活。”

这种“越担心越严重”的循环,很多人都经历过——比如考试前肚子疼到频繁去厕所,演讲前嗓子发紧说不出话,赶方案时突然头痛欲裂,这些其实都是压力在“欺骗”身体“生病”。

---

本土案例:学生也逃不过“躯体情绪化”

不止职场人,学生群体也常受这类问题困扰。刚上高三的小周,最近总觉得“喘不上气”,尤其是晚自习做数学题时,总觉得胸口被什么东西压着,得大口喘气才舒服。妈妈带她去医院查了肺功能、胸片,都没发现问题。

后来和心理老师沟通才知道,小周因为最近几次模考成绩下滑,总担心“考不上大学”,那种焦虑感没说出来,反而让身体出现了“呼吸急促”的反应。小周自己也说:“一看到数学卷子上的难题,就觉得心里堵得慌,然后就开始喘不过气,越急越做不出来。”

---

3个实用方法,给“情绪化”的身体“减压”

汤世明强调,心理问题和身体感受从来不是“分开的”,而是互相影响的。那些“躯体情绪化”的表现,不是身体在“装病”,而是生活里的压力——比如人际关系紧张、家庭矛盾、工作目标压力——通过身体在“说话”。就像累了会腰酸背痛,压力大了,身体也会用自己的方式“喊累”。

针对这种情况,他给大家提了3个实用建议:

1. 给目标“减重”:别把自己逼得太紧,比如把“一个月完成100万业绩”拆成“每周完成25万”,每次完成小目标就给自己一点奖励(比如买杯喜欢的奶茶、看场电影),适度降低压力强度。

2. 找对“解压出口”:每周抽2次时间做运动,比如跑步、瑜伽,让身体动起来;每天晚上和家人、朋友聊10分钟,把心里的烦心事说出来,别让压力在心里“攒着”。

3. 及时“求救”:如果试了上述方法,身体还是不舒服,一定要及时找心理医生帮忙,别硬扛。相较于硬撑到症状加重,早干预能更快缓解不适。

---

小测试:你的压力在“欺负”身体吗?

想知道你现在的压力,是否已经开始让身体“情绪化”了?来做个简单测试吧:

1. 最近一个月里,你出现“没原因”的不适(比如头晕、胸闷、胃痛)的频率是?

A. 几乎每天都有 B. 每周2-3次 C. 很少出现,甚至没有

2. 当这种不适出现时,你的第一反应是?

A. 特别担心,觉得自己可能得了重病 B. 有点在意,会先观察一两天 C. 没太放在心上,觉得可能是最近没休息好

3. 要是不适影响到了工作或生活,你会怎么做?

A. 赶紧去医院做全面检查,直到查出“问题”为止 B. 和身边人吐槽一下,或者调整作息看看 C. 会想想最近是不是压力大,主动找办法减压

【测试解析】

- 选A多(2-3个A):你的压力很可能已转化为躯体症状。你对身体不适过度担心,这种焦虑会让不适更明显。建议先和信任的人聊聊压力,没改善就及时找心理医生。

- 选B多(2-3个B):你的压力在接近“触发躯体症状”的边缘。你能察觉身体信号但不焦虑,每天留10分钟做放松的事(比如听音乐、深呼吸),别让压力积累。

- 选C多(2-3个C):你的压力目前没影响身体,且对身体信号判断理性。继续保持现状,多注意休息和适度放松,就能维持心理与身体的平衡。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66xlx.com/http://www.66xlx.com/xinlijiqiao/85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